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孙惠川教授:肝癌系统治疗联合外科治疗是大势所趋,转化治疗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7 10:57:42  浏览量:1042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20年12月19日,第四届长三角肝病高峰论坛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治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邀请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对临床前沿信息和诊疗指南进行报告,再度呈现一场学术盛宴。在本届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以“肝癌转化治疗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做了精彩报告,以下特将报告内容整理,供读者学习和讨论。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08-2015年间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64%,较历史数据显著提高,这与肝癌早诊早治的进步、围术期治疗进展,以及复发后治疗的进步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初诊时可切除的患者仅占全部肝癌患者的约10-30%,且中晚期(中国分期IIb-IIIb期)患者单纯手术的疗效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


随着肝癌药物治疗的进步,一些大型临床研究中报告的总生存期(OS)数据已超过单纯手术患者的中位OS(约12个月),尤其是免疫联合治疗在临床早期研究的中位OS已达约20个月,随着药物可及性逐渐提升,系统性治疗与外科治疗的联合势在必行。


孙惠川教授介绍了一例系统治疗+外科治疗的临床真实案例,患者初诊为中国分期IIIa期(存在门脉癌栓,BCLC分期C期),未直接行手术治疗,初治方案为仑伐替尼+PD-1抑制剂,3个周期治疗后疗效评价PR,此后行右半肝切除术,术前和术后共使用12个周期免疫联合治疗后停药,随访至今仍未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和影像学复发表现,无病生存(DFS)已达13.6个月,OS达到16个月,已超过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或直接手术的生存期。



以近期获批的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方案为代表,免疫联合治疗已在临床研究中体现优于单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因此使用该方案的肝癌转化治疗也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在2020年ASCO年会上,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团队报告了一项使用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作为不可切除或晚期(中国分期Ib-IIIb期)肝癌转化治疗的研究。


入组的60例患者绝大多数分期在IIb-IIIb期(BCLC分期B-C期),转化治疗后已有9例成功实现R0切除,是目前样本量最大的研究,其中5例患者切除术前疗效评价PR,5例患者切除样本病理学检查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证实转化切除并非偶然情况。



在随后的ESMO-Asia大会上,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团队又报告一项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肝癌患者“器官特异性反应差异”的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共入组60例患者,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对肝脏病灶的客观缓解率为32.2%。


但存在门脉癌栓的33例患者中,门脉病灶缓解率高达54.5%,且即使是同一名患者,也可能出现肝内病灶与门脉癌栓应答不同的情况,5例患者成功完成降期后手术切除,目前随访中位DFS为12个月。基于以上发现,孙惠川教授团队已启动一项在IIIa期(存在门脉癌栓)肝癌患者中,对比免疫联合治疗+手术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随着系统性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肝癌的系统治疗与外科治疗结合,将是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的大势所趋,而有效的系统性治疗能否在转化治疗应用中实现明确获益,则需要后续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专家简历

孙惠川教授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候任主委,青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学组秘书

上海市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