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大咖访谈丨朱军教授:中国淋巴瘤治疗创新药的发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0/8 14:16:26  浏览量:936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前血液肿瘤治疗新药越来越多,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丰富,尤其对于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来说新药意味着延长生存。

编者按:目前血液肿瘤治疗新药越来越多,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丰富,尤其对于难治/复发淋巴瘤患者来说新药意味着延长生存。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上,本刊有幸邀请到CSCO抗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做客大咖访谈,朱军教授为我们详细剖析了淋巴瘤治疗的新药不断发展历程,以及新药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怎样的选择和希望,同时也分享了他们团队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最新临床试验。朱军教授表示,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瞭望》:血液淋巴肿瘤领域始终走在靶向精准治疗的前列。20多年前,第一个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面世,明显改善了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引领了血液肿瘤精准治疗的方向。结合近几年的发展,淋巴瘤治疗药物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国创新药的研发现状如何?

朱军教授: 二十年以来,我们标志性的药物就是CD20单抗,这个药是在1997年在美国率先上市,1998年在欧盟批准上市,1999年在中国注册做临床试验,2006年在中国上市,21年来,它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淋巴瘤治疗的新时代,它标志着免疫化疗成了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以侵袭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由于免疫化疗R-CHOP方案的应用,使它5年生存率至少提高了10%~15%,它带动和引领了整个肿瘤内科在精准、靶向治疗方面的进步。在CD20单抗以来,我们之后有了很多的抗体类药物,包括CD52、CD38单抗、新一代的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起到了一个引领带头作用。最近几年,我们中国的CD20单抗也陆续批准上市,作为生物类似药,更大的丰富了我们中国患者应用这类药的可及性。从CD20单抗抗体类药物发展到抗体跟毒物耦联药物,即ADC药物,正在研发当中的双抗体药物,带动了我们抗体药物在血液淋巴肿瘤、其他实体肿瘤中的应用。这仅是一方面,还有其他类新的靶向药物例如分子信号转导通路类的药物,小分子的物质如BTK抑制剂,组蛋白酶去乙酰化抑制剂,PI3K通路抑制剂等等。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肿瘤的治疗。所以CD20单抗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它引领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我相信随着我们今后的研发和实践,会有更多的靶向新药为肿瘤患者服务,能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
 
《肿瘤瞭望》:在当前靶向加免疫的时代,淋巴瘤的治疗领域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如果要满足这些需求,您认为探讨的方向主要有哪些?

朱军教授:淋巴瘤属于一大类的疾病,它的种类特别繁多,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分为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由于发病人数的原因、比例的原因,在目前来看,T细胞淋巴瘤在新药研发方面的进展要远远落后于B细胞淋巴瘤的研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又是我们亚洲国家特别像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属于发病率比较高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研发。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的药企在关注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新药在这个领域在实践,像PI3K抑制剂、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等等,其中有一个标志性的,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T细胞的新药,组蛋白酶去乙酰化抑制剂西达苯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一类药物的应用还会进一步使我们血液淋巴肿瘤在整体和靶向精准治疗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当然这几年还有CAR-T细胞治疗这些方面的应用,也为淋巴瘤治疗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
 
《肿瘤瞭望》:我们了解到您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评估Loncastuximab tesirine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此试验的相关结果。

朱军教授:我们淋巴瘤的治疗新药越来越多,其中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抗体类的药物,抗体类的药物有一个很重要的药物就是ADC类药物,即单抗耦联一个毒素,或是核素类药物。我们很关注这类药物,并且已经在我们科率先启动了临床实验,是一个关于CD19的ADC药物Loncastuximab tesirine(以下简称Lonca),该药是CD19耦联了一个MMAE,可以靶向进入淋巴瘤细胞,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
 
2020年6月,国外首次有关于Lonca报道,在今年的欧洲血液学年会、Lugano国际淋巴瘤会议以及ASCO年会上都有相继的报道。Lonca的出现对于治疗失败的病人,如CD20单抗治疗失败、干细胞移植失败、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病人,目前用Lonca单药治疗都有比较好的疗效。总体反应率大概在50%左右,有30%左右病人能达到完全缓解,缓解以后的维持时间比较长,毒副反应可控、安全性比较好。非常有幸,我们中国成立了合适的公司,注册了临床试验,我有幸作为中国注册临床试验单位的牵头人,启动了这个临床试验。我们希望中国人群开展的Lonca临床试验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中国患者的数据,包括疗效和安全性。最后通过进一步的扩展试验,Ⅱ期或Ⅲ期的临床试验,使这个药能尽快进入中国。这就给我们中国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也是新的希望。总体上,淋巴瘤新药的研发速度很快,我们跟国外时间上的差距越来越短,我们中国临床试验新药越来越值得我们期待。
 
《肿瘤瞭望》:中国创新抗癌药的发展已经走向国际,获得了国际认可。您认为从医生、企业、科研等方面,如何协作发力,才能让新药惠及广大的患者呢?

朱军教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着患者出发,尊重生命、挽救生命。让中国肿瘤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治愈率,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治愈率方面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努力,政府主导,药企、医院、临床、患者要一起努力。加大对新药的研发,推动新药在中国研发各个方面的进程,弥补不足。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在肿瘤药物研发方面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近二三十年,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药研发,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因为有一两个药研发成功,走向海外,就停滞不前。目前需要我们花更大的力量、更多的努力来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如果我们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一定能把这样的事情做好,实现2030健康中国的癌症控制目标,让中国的患者肿瘤生存率明显提高。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