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特约点评]魏强教授:复发性前列腺癌诊疗新技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5/18 10:29:29  浏览量:2763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 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5月15日,“Plenary: Next Frontier”专题中公布了数篇“Best Abstract”。其中,澳大利亚学者在新型体外前列腺癌模型建立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各国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大会摘要号:PNFBA-08)。对此,本刊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魏强教授对该研究进行点评。

PNFBA-08: Best Abstract - Novel in vitro Organoid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a Precision Medicine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Men with Biochemical Recurrence of Prostate Cancer
 
根治性治疗后复发的前列腺癌通常会进展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被认为是一种致死疾病。mCRP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不仅对普通泌尿外科和肿瘤科医生来说是个难题,在学术界的专家之间也存在争论。问题的源头在于mCRPC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甚至在前列腺原发灶都存在多个有竞争性的亚克隆。即使是新型药物阿比特龙和恩扎鲁胺,长期治疗的反应率都低于30%,并且无法预测对于某一特定患者是否有效。对前列腺癌进行精准化治疗仍然是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努力的共同目标。
 
在今年AUA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大会摘要号:PNFBA-08)朝这个目标又前进了一步。来自澳大利亚的Joshi等利用早期生化复发前列腺癌患者的挽救性淋巴结清扫标本中的转移癌组织,成功地培育出前列腺癌类器官。经过4周的培养和验证后,这一新型体外前列腺癌模型被用于4种治疗药物的筛选,发现该患者的前列腺癌类器官对多西他赛、卡巴他赛和恩扎鲁胺敏感,但对比卡鲁胺耐药。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前列腺癌类器官有望显著地推动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治疗和机制研究。
 
癌症类器官是由癌细胞和癌旁正常细胞共同组成的微小三维结构的细胞聚落,形态与来源样本的组织类似。相比细胞系,癌症类器官更好地反映了来源样本的组织学特性和复杂性。前列腺癌的体外培养十分困难,传统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仅仅实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细胞系的建立,因此临床采用原代培养是不现实的;而患者源性移植瘤是一种动物模型,建立需要数月的时间且失败率很高,进行药物高通量筛选的成本也很巨大,所以也难以应用于临床。前列腺癌类器官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模型的适用性,可为精准治疗提供疾病的遗传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信息。由于表现出与病理组织相同的高频基因突变,如PTEN缺失、TMPRSS2-ERG融合、SPOP突变、FOXA1突变和CHD1缺失等,这一体外模型对于基础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需要指出的是,前列腺癌类器官还具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前列腺癌类器官的建立成功率只有15%~20%,样本来源的正常上皮和基质细胞可能在培养过程中逐步取代癌细胞,从而丧失其肿瘤代表性;
 
其次,应用前列腺癌类器官的体外药物筛选结果和患者实际疗效的吻合度还缺乏临床证据,需要一定数量的模型建立和临床追踪的验证;
 
第三,前列腺癌类器官的培养条件中包括添加的生长因子,这些因子有可能改变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癌细胞的基因表达和作用,导致研究结论和真实情况的偏差;
 
最后,目前还没有成功利用原发前列腺癌组织建立类器官的报道,无临床转移灶的患者无法从中获益。
 
尽管如此,我们期待这一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以实现对复发性前列腺癌更早期的诊断和精准治疗。
 
专家简介
魏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微创泌尿外科学组组长。担任《亚洲男科杂志》(SCI)、《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SCI)、《亚洲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前列腺组织炎症与前列腺疾病关系研究及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规范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七十余篇。获2015年泌尿外科最高奖励“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及“金膀胱镜奖”。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魏强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