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PPS手术:一种改变直肠癌患者命运的新技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10/17 10:49:05  浏览量:1604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3~5万人因患直肠癌被迫切除肛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者按: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3~5万人因患直肠癌被迫切除肛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直肠癌无法保留肛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直肠癌的保肛治疗。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刘忠臣教授历经8年的临床攻关,研究开辟了一项新的手术技术——精准功能保肛PPS术,这项技术将成功破解保肛难题,让90%需要切除肛门的患者获得功能保肛的机会,改变直肠癌患者的命运。
 
刘忠臣教授
 
道阻且长
直肠癌保肛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低位直肠癌常用的术式主要为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Dixon术)、改良Parks术(经腹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Bacon术(经腹肛门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术)、经括约肌切除术(ISR术)、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切除。这些手术都在一定程度上剥去了患者的肛门功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也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从医生的角度,为患者实施这类手术也是非常痛苦的。刘忠臣教授在工作中发现,在切除肛门的患者中,仅有10%患者的肿瘤病变已经侵犯肛管,另90%患者的肿瘤病变并没有侵犯肛管。要做到对肿瘤进行精准切除,进行确切的消化道重建就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从而保住肛门。但为什么无法做到呢?现有的罗盘式拉钩存在肛管区域视野盲区,无法进行精准化保肛手术。
 
扩大视野
螺纹扩肛器的研发
 
肛门主要由肛括约肌组成,具有很大的张力,用现有的手术拉钩无法将肛管扩开,易造成肛门损伤。如果用类似“木螺钉”形状的扩肛器,通过不断旋转扩开肛门并调整深度,打开直肠癌术野似乎成为了可行之举。从理论到试验再到产品应用,刘忠臣教授带领团队在漫长的探索中突破阻碍,带来了螺纹扩肛器。螺纹扩肛器既能够扩开括约肌,肛门直径可扩展到4~5 cm且不易滑动,又能够调整深度,便于手术医生精准切除直肠肿瘤、经肛精准缝合,最大限度保留了有效直肠,同时避免了吻合口狭窄。同时,螺纹扩肛器也适用于肛门周围小肿瘤、大息肉和早期癌组织等,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长。
 
未来可期
经肛直肠肿瘤微创手术系统的应用
 
自2011年开始设计、改进模型、优化模具,经过漫长、精益求精地优化,2014年螺纹扩肛器才真正成为保肛手术器械,成为经肛直肠肿瘤微创手术系统(TAM)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刘忠臣教授及团队应用TAM系统率先为一例多家医院建议切除肛门的距肛管上缘1cm直肠癌患者成功实施了PPS手术,不仅保住肛门,而且肛门功能恢复特别好,甚至优于采用吻合器手术的距肛管4~5 cm的直肠癌患者。PPS术可归纳为四步:腹腔内游离、经肛精准切除、经肛缝合、放置引流管。
 
当累计完成15例PPS手术时,刘忠臣教授发现上海十院胃肠外科近3年低位直肠癌肛门切除率由20%降低至2%,降低了10倍;90%低位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PPS术保留肛门。其成果在《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上发表,成为全球第一篇论述极低直肠癌精准保肛PPS手术的论文。
 
PPS,一种每年可以改变低位直肠癌患者命运的新技术诞生了。目前这项PPS术和知识产权的器械已经完善,惠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直肠癌患者,揭开了人类精准功能保肛的新时代!
 
专家简介
 
刘忠臣教授
主任医师,肿瘤外科博士、博士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消化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腹腔镜学组委员。《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及审稿人。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直肠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