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20丨李增军教授:Axi-cel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2期研究——ZUMA-5研究的中期分析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6/13 19:29:22  浏览量:1398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作为已经上市的以CD19为靶点的CART细胞产品,Axi-cel在前期治疗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并且因为在ZUMA-2研究中,显示了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卓越疗效,成为又一临床治疗关注热点,《肿瘤瞭望》杂志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淋巴血液科主任李增军教授带来最新car-t产品Axi-cel在复发难治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中II期临床实验(摘要号:8008)结果以及点评。

 (Interim Analysis of ZUMA-5: A Phase 2 Study of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Indolent Non-Hodgkin Lymphoma)

 
研究简介
 
背景:Axi-cel是针对CD19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ZUMA-1研究中,对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ORR达83%,CRR达58%。中位OS 25.8月,3年的OS率为47%。经美国和欧盟批准上市后,在真实世界中的结果与临床试验类似。本研究是针对2线治疗以上治疗后复发难治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和边缘区淋巴瘤(MZL)。
 
方法:本研究预计入组160例患者,其中包括可评价疗效的FL 80例以上。目前已经入组了140例患者(124例FL和16例MZL),其中96例可评价疗效(80例FL和16例MZL)。这些患者中处于IV期、FLIPI≥3分和GELF高肿瘤负荷的均占一半左右。70%的患者经过了3线以上治疗,73%为难治性疾病,54%的经含CD20单抗的治疗后24月内进展(POD24),且33%的经过PI3Ki治疗,23%进行过自体移植,可以说多数患者是重度治疗难治的患者。
 
结果: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价,ORR达到93%(86-97),CRR 80%(71-88)。中位反应时间为1个月。其中FL的ORR略高于MZL(95%和81%)。各亚组分析发现,不管年龄、此前治疗线数(2,3,或4线治疗)、复发或难治、复发时间、FLIPI、是否高肿瘤负荷及是否经过PI3Ki治疗,患者均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率。中位随访15.3月,其中位反应维持时间(DOR)达到20.8月,其中68%的FL可获得持久反应。其中达到CR的FL患者,80%可获得持久反应。相比之下,MZL的中位DOR较短,为10.6月。中位PFS为23.5月(FL 23.5月,MZL 11.8月),12月的OS率为94.3%(MZL组为100%)。安全性99%的患者存在≥1级的AE,其中84%的出现发热,49%出现低氧血症。≥3级的AE占85%,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最常见。值得注意的是,2例FL患者出现5级毒性,1例是CRS相关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认为与Axi-cel无关的主动脉夹层。79%的患者出现CRS,其中≥3级CRS占8%,最常见的发热和低氧血症。在AE处理方面,47%的患者应用了妥珠单抗治疗,17%应用了激素治疗,中位CRS的出现时间是输注后4天(1-15),中位维持6天(1-27)。81例患者(58%)出现神经毒性,其中≥3级的占17%,最常见症状包括震颤(41/81,51%)和意识改变(33/81,41%)。神经毒性中位出现时间是7天(1-177),中位维持时间14天(1-452)。进一步分析发现,CART细胞在体内中位峰值出现在第8天,在可评价的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输注后18月仍可检测到CART细胞存在。9月时仍有持久反应的FL患者,CART细胞扩增数值更高。同时CART细胞峰值也与≥3级的毒性相关。对IFNγ、IL-2、 IL-6 、GM-CSF、MCP-1 等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其峰浓度也与≥3级的CRS和神经毒性相关。
 
结论:Axi-cel在复发难治的惰性淋巴瘤中显示了极高的有效率(CRR 80%,ORR 93%),且疗效持久。安全性与此前在侵袭性淋巴瘤中的类似,基本可控。Axi-cel是复发难治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希望的治疗措施。
 
李增军教授点评 
 
本次会议报道的针对复发难治惰性淋巴瘤的ZUMA-5研究,主要纳入的是FL患者,包括部分MZL患者。众所周知,近十余年来,包括FL在内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许多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药物提高了初治和复发难治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更多的患者“die with FL”, 而不是 “die of FL”。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众多的FL患者对现有的各种治疗耐药,尤其早期进展患者。因此,临床需求仍未满足。开发新的疗法仍有必要。从研究纳入患者的情况看,前期经过了多线治疗,且以难治患者、POD24患者、晚期高危患者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仍获得了80%的CR率和93%的OR率,这是难得的。更难得的是,获得CR的FL患者80%能持续缓解,尽管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更大样本量的证实,但就目前的结果,已经足以支持该产品获得上市申请。由于MZL病例数较少,是否对MZL的疗效稍差,尚不得而知。
 
在安全性方面,则需要我们注意。该产品以CD28作为共刺激分子,CRS和神经毒性发生率似乎高于其他产品的研究。该试验中,84%的患者出现发热,49%出现低氧血症,79%的患者出现CRS,58%出现神经毒性。在CRS处理方面,47%的患者应用了妥珠单抗治疗,1例患者死于CRS相关的多脏器衰竭。进一步分析发现CART细胞的扩增数量和疗效相关,也与毒性相关。因此,如何更好的在毒性和疗效之间平衡,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好在妥珠单抗和激素的应用,降低了严重不良反应,且对疗效影响不大,使我们更有信心采用这种疗法。
 
专家简介
 
李增军
山东省肿瘤医院淋巴血液科主任
专注于淋巴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6部。
2018版《中国慢淋诊治指南》和《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执笔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UCLI)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慢淋工作组委员;
北方中青年慢淋工作组组长;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淋巴瘤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侵袭性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