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主席访谈 | 孙惠川教授:肝癌转化治疗与多学科诊疗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1/16 10:14:59  浏览量:1456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1年11月5-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抗癌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NLCC)在广州隆重召开

2021年11月5-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抗癌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NLCC)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国内肝癌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和交流,内容涵盖肝癌治疗的不同研究领域和前沿发展方向,为现场及线上的参会代表带来了一场饕鬄大餐。会议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就肝癌转化治疗和多学科诊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解读。
 
《肿瘤瞭望》:您在本次大会上对我国首部《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做了精彩解读。在此,想请您介绍一下该专家共识制定的主要背景,即当前我国肝癌转化治疗的需求和转化治疗现状如何?转化治疗专家共识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孙惠川教授:由樊嘉院士牵头,秦叔逵教授、滕皋军教授、周俭教授、陈敏山教授等诸多肝癌领域专家在今年撰写并发布了《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总结了过去几年该领域涌现出的成果,也提出了更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肝癌转化治疗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肝癌转化治疗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处于中晚期的比例较高,这些患者失去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或者说不宜接受手术治疗,即便勉强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其疗效也较差。所以,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困扰肝癌领域医生非常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系统治疗的进步,给这些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如果这些患者接受了有效的系统治疗,生命可以得到显著延长;另一方面,患者经过前期的治疗,因肿瘤得到缩小而实现了肝癌的降期,也就获得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患者生命可以得到进一步延长,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也就是说,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过药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命得到延长,并且有根治的可能性,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停用药物,达到不需要用药的根治状态。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使肝癌治疗领域的医生增加了信心,很多患者也越来越有信心。
 
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我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然而,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回答。比方说,目前还不清楚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应用这样的转化治疗策略。应用目前的系统治疗,真正有效的患者比例还不够高,治疗有效的比例最高仅为30%-40%左右,意味着50%-60%以上的患者并没有从治疗当中获益。如果在治疗之前,能够预测出哪些患者可以从中获益,则可以提高治疗的效率,并且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组合,或者选择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在治疗之前,还无法预测患者对哪种治疗方案是更合适的,应用简单的治疗方案就可以使患者获益,还是需要应用更强的联合治疗?希望和全国同行专家一道,增加数据量进行分析,中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可以指导帮助我们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在转化治疗成功后,也就是说前期经过药物治疗,或者药物联合局部治疗,肿瘤出现缓解后,是否需要更换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增加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目前没有答案。尽管看到很多患者在转化治疗成功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但是,并不知道这些患者如果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话,是否也有可能达到类似效果。治疗缓解后的患者加上外科手术治疗,是否可以让患者有更多获益?目前我们也正在进行一项大型III期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期望回答这个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如果患者对第一次治疗方案无效,后续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我们希望和全国专家一道,攻关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对肝癌转化治疗的理解,推进治疗选择水平的提高,也能提高中国肝癌的学术地位。
 
《肿瘤瞭望》:肝功能异常是导致无法顺利肝癌转化的常见原因之一,而许多转化治疗手段也可能进一步加重肝损伤。我们在肝癌转化过程中如何做好肝功能的维护?

孙惠川教授:大多数肝癌患者有慢性乙肝的基础病,合并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对患者进行比较强烈的治疗,比方说,应用两、三种或更多药物的组合,甚至加上局部治疗以及栓塞治疗方案等,患者肝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在采取治疗方案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患者,要排除禁忌症的情况,并且要了解每种治疗方式的特定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观察肝功能以及肝外不良反应的情况。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观察到生化指标发生变化,此时及时发现和积极干预,往往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比方说,如果转氨酶水平突然升高至2000 IU/L,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是靶向药物还是免疫治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要由医生进行判断,必要时,需要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协助明确判断。
 
总体来说,一是需要了解各种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二是要建立固定的方案,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三是要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措施,来及时应对不良反应。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对于不良反应的问题,特别是肝脏不良反应的问题,就会有比较好的应对。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重视肝脏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可能还处于活跃复制状态,要加强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至检测不出的水平,可以减少患者由于病毒再激活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肿瘤瞭望》:当前,肝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多以外科医生为主导,对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风险管理,您认为肝内科、药剂科的加入是否有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开展?

孙惠川教授:肝癌MDT,包括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科、消化科、肝病科、心脏科和呼吸科等多学科的医生,可以更专业地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处理平时少见的问题,比方说,心脏方面的问题由心脏科医生会诊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更重要的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外科医生看患者,可能只是想到通过外科手段来解决问题,实际上,通过别的治疗手段可能会更好地解决问题,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生存更长时间,并且不良反应较轻,经济负担也较小。所以,肝癌MDT的优势在于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能够让患者得到最大获益,是保证患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专家简介
 
 
孙惠川教授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青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肝脏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学组秘书
 
上海市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2019版撰写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肝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