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热评丨滕月娥教授:不同人种的新辅助疗效有差异吗?这项I-SPY2研究探索性分析如是说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12/24 11:03:38  浏览量:842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大千世界,和而不同。“Black Lives Matter”的影响也蔓延至科学界,不少研究希望能够弥合不同种族之间可能存在的治疗差异。

编者按:大千世界,和而不同。“Black Lives Matter”的影响也蔓延至科学界,不少研究希望能够弥合不同种族之间可能存在的治疗差异。在不考虑经济、社会因素的情况下,黑人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效果是不是也比白人患者更差?有哪些基因特征可能影响疗效差异?在2021年SABCS大会上报道的一项研究,分析了I-SPY 2研究中不同种族的临床结局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肿瘤瞭望》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滕月娥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介绍和点评如下。
 
研究简介
 
◆ 背景: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死亡率存在种族差异,相比白人乳腺癌患者,黑人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在全球的新药临床研究中,入组人群的黑人乳腺癌患者占比显著不足,这种种族的差异是否对新辅助疗效及患者预后存在影响?I-SPY2研究提供一个机会,它调研了高风险乳腺癌患者按照分子亚型进行适应性特异性治疗下,种族差异与患者的疗效、预后和免疫相关基因特征的患者。
 
◆ 方法:I-SPY 2是一项多中心2期随机对照研究,它按照分子分型和MammaPrint(MP)基因风险,通过反应适应性临床研究平台评估新药组合在高危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本次SABCS对纳入I-SPY 2研究的总体患者的种族特征与入组患者的分子分型、免疫相关基因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 结果:在分析的975例患者中,787例(81%)为白人,68例(7%)为亚洲人,120例(12%)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不同种族患者的治疗前分子亚型(基底型、HER2、Luminal型)没有显著差异(P=0.25)。不同种族的pCR率和RCB分级均没有显著差异(pCR:P=0.89;RCB:P=0.88)。
 
 
Δ分子亚型与患者种族无显著相关性
 
 
ΔpCR与患者种族无显著相关性
 
相较于白人患者,黑人/非裔美国患者(HR 1.38,P=0.12)和亚洲患者(HR 1.11,P=0.71)的无事件生存(EFS)无显著差异。在达到pCR的患者中,不同种族间的EFS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42和0.99);但在Non-pCR患者中,相较于白人患者,黑人/非裔美国人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更高(EFS HR 1.61,P=0.003),而亚洲患者无显著差异(HR 1.32,P=0.32)。
 
 
Δ不同种族患者的EFS无显著差异
 
 
ΔpCR和non-pCR患者中不同种族的EFS差异
 
在不同分子亚型的Non-pCR患者中,只有HR+/HER2-患者存在EFS种族差异,黑人/非裔美国人的复发风险比白人患者更高(EFS HR 1.9,P=0.04),而TNBC、HR+/HER2+、HR-/HER2+患者不存在EFS种族差异。
 

Δ不同分子分型non-pCR患者中不同种族的EFS差异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评估了患者28种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在HR+/HER2-亚型中,黑人或非裔美国人患者在IFN模块中的免疫基因表达变异显著高于白人患者(P=0.007),黑人或非裔美国人较亚裔,ER基因表达下调,而有丝分裂评分基因表达增高。
 
 
 
ΔHR+/HER2-患者不同模块的基因表达差异
 
◆ 结论:在高危乳腺癌女性中,种族与pCR率及无事件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提示I-SPY已经证明的与pCR相关的亚型分布没有种族特异性。在Non-pCR患者中,黑人/非裔美国人的复发风险比白种人高;而且HR+/HER2-亚型的Non-pCR患者存在显著的EFS差异。此外,HR+/HER2-亚型患者的干扰素基因表达和有丝分裂评分基因表达呈上调,ER/PR基因表达呈下调。
 
专家点评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死亡率存在种族差异,这种差异的实质原因并不清楚。I-SPY 2研究首次在入组总体人群中关注了种族因素对患者治疗结局及免疫基因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族与分子分型和免疫特征基因表达的亚型无关,种族特征不影响患者的pCR率及无事件生存率,由此可以得出:既往I-SPY2研究被证明与pCR相关的亚型分布没有种族特异性。
 
然而,本研究还发现:在Non-pCR患者中,黑人/非裔美国人的复发风险比白种人高,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HR+/HER2-的患者亚组,究其原因之一,从基因表达层面看,在HR+/HER2-的患者亚组,黑人或非裔美国相对其他种族ER/PR模块基因表达下调,而干扰素模块基因和有丝分裂评分模块基因表达上调,由此推测:种族的基因背景差异可能导致黑人/非裔美国人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降低或治疗耐药,另一个原因推测是:由于文化教育及经济背景的差异导致黑人/非裔美国人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可及性及依从性较差而导致患者术后复发率高。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I-SPY 2试验入组患者大多为高危患者,本次分析的结果很难推广到一般的乳腺癌患者中;所纳入分析的黑人/非裔、亚洲患者数量仍较少;该分析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及合并症的影响。
 
专家简介
 
滕月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抗癌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分会常委
 
美国City of Hope 国立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辽宁省课题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