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中国之声|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攻坚克难,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6 10:48:58  浏览量:701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伴有MYC和/或TP53异常的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具有侵袭性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对常规化疗耐药,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

编者按:伴有MYC和/或TP53异常的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具有侵袭性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对常规化疗耐药,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真实世界中CAR-T在R/R DLBCL中的应用,针对伴有MYC和/或TP53异常的患者是否能够从CAR-T治疗中获益呢?在2022年12月即将召开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北京博仁医院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郑培浩医生将做题为“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and survival of CAR T-cell 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 with MYC and/or TP53 abnormalities”的壁报展示,为应用CAR-T治疗伴有MYC和/或TP53异常的R/R DLBCL提供了新的思路的意义。
 
研究亮点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相较于TP53异常,对CAR-T治疗的疗效及生存影响更大
 
针对本研究的创新点,胡凯教授指出:针对具不良预后分子及遗传特点的R/R DLBCL患者行CAR-T治疗是否可以克服不良预后结局,目前国际学者尚未达成统一共识。该项研究总结了本中心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 DLBCL患者,172例出现MYC和/或TP53异常。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之前,172名患者接受了MYC-FISH、P53-FISH和二代测序以确定MYC和TP53异常状态。NGS通过Illumina NextSeq TM 550从病理切片中检测到TP53和MYC突变。将172例R/R DLBCL患者分为四组:MYC(-)/TP53(-)双阴性(DN)组,MYC(+)/TP53-双阴性(M)组;MYC(-)/TP53(+)的T53(T)组;MYC(+)/TP53(+)双阳性(DP)组。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讲,从CAR T细胞治疗后3个月的总反应率和完全缓解率来看,MYC(-)/TP53(-)双阴性(DN)组高于其他三组(ORR为61.54%,CR率为32.05%),其次的为MYC(-)/TP53(+)的T53(T)组(ORR和CR分别为51.72%和17.24%);最差的是MYC(+)/TP53(+)双阳性(DP)组(ORR和CR分别为33.33%和13.33%)。
 
随访中位数为18.73个月,PFS中位数为4.87个月,DN组未达到OS中位数。M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3.02个月和9.67个月,T组为5.72个月、14.24个月。DP组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2.79个月和4.70个月,显著低于DN组(OS:P=0.0042,PFS:P=0.0342)和T组(OS:P=0.0352,PFS:P=0.0423),见图1。
 
图1.基于TP53和MYC突变分型的四组R/R DLBCL患者的总体生存及无疾病进展生存
 
展望
 
克晓燕教授指出,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CAR-T治疗经验,我们希望借助CAR-T治疗的平台,能够给具有不良预后分子或遗传特点的DLBCL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我们的研究提示,对于单独具有MYC或TP53异常的R/R DLBCL患者,CAR-T细胞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如果MYC和TP53同时出现异常的患者,CAR-T治疗无法改变其不良的预后结局,需要寻找潜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克晓燕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系副主任
北京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首席顾问
中国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副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北京健促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等多个协会委员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
卫生部、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胡凯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骨髓瘤科主任
研究方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整合诊断、规范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骨髓瘤诊治有丰富经验,完成R/R淋巴瘤及骨髓瘤CAR-T细胞治疗500余例。
学术任职: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建促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家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协会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委员会青年委员
参与2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5本;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血液学年会、欧洲血液学年会)汇报团队研究成果。
 
郑培浩
血液学硕士
北京博仁医与成人淋巴瘤科、淋巴瘤研究院医疗组长
从事血液病临床及干细胞实验研究18年,在血液病常见疾病的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SCI论著及中文论著十余篇,在EHA上多次发表壁报。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二代测序的靶向治疗和CAR-T免疫治疗。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