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巅峰访谈]周剑峰教授: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五大转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6/12/13 10:36:52  浏览量:2418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6年12月6日,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本刊荣幸地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进行了现场专访。

   编者按:2016年12月6日,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本刊荣幸地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进行了现场专访。周教授通过结合近几年来血液肿瘤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本届ASH年会中涌现出的血液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巨大的转变进行了深入解读。

 
  1. 血液肿瘤诊断模式转变
 
  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诊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在此次ASH年会上有充分的展现。周教授总结说:“今后,血液系统肿瘤MICM诊断模式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各中心需要继续追踪关注的方向。”
 
  举例而言,作为今年大会热点之一的Ph-lik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形态学上与其他类型的ALL并无差别,但其基因表达谱与Ph(+)ALL是一致的,因而在治疗方法上与其他类型ALL截然不同。让我们惊叹的是,美国学者关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流程进行的详尽的阐述,对于明确诊断此类疾病的意义重大。
 
  另一个实例是关于通过外周血取代活检判断GCB或non-GCB来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探索,加之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明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经典化疗仍是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基石
 
  欧洲套细胞淋巴瘤协作组主席谈到,经典化疗仍然是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基石。在套细胞淋巴瘤专场报告中,欧洲学者通过改进化疗方案及对微小残留病的检测,使得套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化疗仍然有提升进步空间,通过改进化疗方法以及联合新药应用使得化疗手段仍然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有很强的阵地。
 
  3. 分子靶向治疗方兴未艾
 
  分子靶向治疗发展势头迅猛,很多种类的血液肿瘤均可找到相应的靶向药物。 15年前首次报道伊马替尼这一治疗药物的学者,在本次会议中也报道了通过深度测序的办法,寻找难治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一些特异性的靶点,从而获取临床相应药物治疗靶点。该研究项目囊括了包含美国Dana Farber癌症中心等多家中心,在本届会议中为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Michael Wang教授是淋巴瘤“抗癌登月计划”的领导者,他在本次会议上公布了一项惊人结果,在刚刚完成Chemo-free的研究探索中,发现针对套细胞淋巴瘤这一高侵袭性的淋巴瘤,早期给予依鲁替尼联合美罗华4疗程的“去化疗”的手段,后再予以Hyper-CVAD×4疗程巩固,不仅大大减低了化疗剂量,而且总体反应率高达到100%,完全缓解率达72%;并且,这一比例随着随访进行仍在增加。周教授总结说,当前分子靶向治疗仍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的探索。
 
  4.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本次会议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焦点。目前国际上多家著名药研公司正在研制开发此类药物新产品,包括我们熟知的免疫监测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以及CTLA4抑制剂。在此次ASH会议中关于此类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报告繁多,并且在疾病控制以及疗效增进方面也令人印象深刻。
 
  另一类免疫治疗为CAR-T细胞治疗。本次会议上,除了CD19 CAR-T细胞治疗上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报道,还报道了3个新的亮点:①CAR-T治疗后的细胞因子风暴(CRS)更深入的解读,通过各种动物模型诸如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模型使得临床对于此类毒副反应有了更多的认识;②一项对于18例针对新靶点CD22 CAR-T治疗ALL疗效的报道,除外令人振奋的疗效之外,研究者还发现CD22 CAR-T治疗后出现CRS副作用非常轻微,最高只有2级的毒副反应,此项结果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在于使得我们能够在完全安全的情况下使用CAR-T治疗;③CAR-T治疗已经不仅限于ALL的治疗,本次会议报道的CAR-T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中的I期临床试验获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预测在未来的1年内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突破数据报道。
 
  5. 肿瘤微环境研究进展
 
  关于血液肿瘤靶向微环境的报道是大会的另一大亮点,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巨噬细胞表面CD47的拮抗剂,阻断了体内巨噬细胞“don’t-eat-me”这一信号通路,导致巨噬细胞对体内肿瘤细胞进行免疫识别并发挥吞噬作用,这部分结果的I期临床试验获得了较好的初步结果。
 
  另外,在肿瘤微环境中,由于针对免疫监测点的治疗不同肿瘤的患者治疗是不同的。当前主要的监测手段是利用PD-1、PD-L1免疫组化进行预测,然而这一手段并非十分准确。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诸如nanostring,已经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对于PD-1、PD-L1抗体治疗的敏感性。
 
  近期Science杂志一篇研究将肿瘤患者体内的T细胞分为3种状态:①在肿瘤细胞影响下无法发挥免疫识别功能的失能T细胞;②耗竭后的T细胞;③衰老T细胞。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前是否应当激活体内T细胞的状态。在本届ASH会议中专门设有一个探讨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专场,不仅仅针对免疫监测点,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如依鲁替尼,也发现可使体内T细胞活性显著增强;另外,学者们还强调了调节肿瘤微环境的药物来那度胺及西达本胺或可借助改善微环境而使得衰老T细胞再度激活,从而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敏感性,有学者将这类药物定义为“免疫监测点前调节剂”。当前,已经有多项临床试验将来那度胺与CAR-T或是单克隆抗体联用,这也是将来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重点之一。
 
总结
 
  周教授最后总结道,第58届ASH 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耳目一新,诊断、治疗模式的改变使临床医生获得诸多感想,陈竺院士在本届会议上因为PML/RARα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本届会议的荣誉奖项,成为了继王振义院士后第二位获得ASH荣誉奖项的中国血液肿瘤研究人员,这必然会激励鼓舞国内研究人员继续积极探索开展临床研究,以完善当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模式。
 
专家简介
 
 
  周剑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1989年开始从事临床工作,在同济医院任内科医生,在血液病学领域接受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并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系进修学习三年,在血液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受到良好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锻炼,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解决血液系统疑难重症方面具有较多的经验和治疗体会。主要学术任职:中华血液学分会常委,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同济医院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生物药品审评专家、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专家组成员。武汉市血液学会委员目前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项目项目负责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第二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共5项。获中国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申请2项。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周剑峰丨ASH丨淋巴瘤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