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于金明教授:“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治疗是明灯,照亮肿瘤治疗的探索之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12/20 11:29:07  浏览量:1596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为肿瘤诊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编者按: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为肿瘤诊疗掀开了新的篇章。高通量测序、新靶点筛选、免疫治疗、新辅助放化疗等纷至沓来。在第三届全国肿瘤精准治疗大会中,于金明院士报告了“精准肿瘤学新实践”。在现场,《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于金明院士,于金明院士基于非小细胞肺癌回顾了精准医疗背景下肿瘤学的发生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现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肿瘤瞭望》:2019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有哪些重要进展?全身系统性治疗后疾病复发该如何应对?
 
于金明教授:内科治疗仍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2019年放疗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准放疗或者精确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更明显地提高生存率。当前最热的免疫治疗,比如国内外开展的PEMBRO-RT研究,结果均表明4期寡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免疫,其中位生存又可高达40个月。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随着免疫治疗日趋成熟,随着放疗技术、放疗设备的不断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会迎来“春天”。
 
经过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后出现复发,应寻求一种更有效更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化疗失败后,在精准医学指导下寻找基因靶点或免疫治疗中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目前来说“联合”是主旋律,局部放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局部放疗“杀死”对全身治疗耐药的那些肿瘤,若同时能够联合更有效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也可能明显提高疗效。对于短期患者,放疗是不可或缺的。
 
《肿瘤瞭望》:在肺癌放疗与免疫、靶向治疗联合治疗方面,近年来探索不断,在您看来,这种联合治疗可能会给NSCLC的治疗带来哪些改变?

于金明教授:任何一种治疗都有其利和弊,免疫治疗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实以的指征。在免疫治疗和放疗联合中,首先要选择出优势人群,其次要制定联合治疗的策略、顺序、计量等等,联合治疗应有理有据地有序开展,而非“大杂烩”。对待每一例需要免疫联合放疗或者免疫联合化疗的案例,都要从精准医学的角度精准筛选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我们现已看到了不少的免疫联合化疗的失败结果,这些失败结果也不断地提醒我们联合治疗要精准、要个体化。
 
《肿瘤瞭望》:在放疗与免疫、靶向治疗联合的探索性研究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您认为临床医生应该是遵循以往的治疗经验,还是积极尝试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对于中国的医生而言,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于金明教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想个体化和精准治疗是医学,也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现在美国、欧洲以及我国已经出版了许多相关的指南,但指南也不是万能的,仍要尊重我们累积的经验。比如美国肝癌基本上和乙肝关系不大,而我国肝癌则与乙肝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按部就班地套用西方指南就不完全合适。在尊重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借鉴、学习以及创新,否则可能只是“闭门造车”。在临床治疗中,要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肿瘤特征,包括肿瘤生物学特征、细胞特征、分子特征、靶基因、生物标志物等,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量体裁衣”。
 
其实,我国医生面临了很多挑战。第一,肿瘤药物的研发与西方国家有差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制药企业发展非常快,特别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第二,基础和转化研究的开展与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第三,肿瘤患者数量庞大,临床医生短缺,医生负担就比较重,忙于临床工作,基础研究就相对薄弱。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精准治疗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